新闻简讯
展馆活动
通知公告
科普之窗
教育研究
招贤纳士
鱼龙“混”杂

      鱼龙是自早三叠纪出现,特化成类似鱼类形态的一类海洋爬行动物,它们在晚三叠纪早期迅速分化出众多种类,在侏罗纪达到鼎盛。它们无论身体外形、内部结构还是生活方式,都展现出对海洋生活的高度适应,可谓中生代海洋中最成功的爬行动物类群。其中不乏体长10至20余米的巨无霸,如著名的秀尼鱼龙或萨斯特鱼龙,也有体型十分娇小的,如混鱼龙。

      混鱼龙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鱼龙目动物之一,它们的体长仅有1米左右,但小小的身躯却隐藏了鱼龙演化历程的诸多重要证据:它们的形态同时具有早期鱼龙的原始特征以及后期鱼龙的先进特征,比如尾部像杯椎鱼龙一样扁长(原始特征),却有着后期鱼龙那样的弯月形尾鳍的雏形——在尾椎上下部生长的菱形尾鳍,并长有背鳍(先进特征),这样的混合形态也是它们名称的来由,它们的拉丁学名Mixosaurus,意思就是“混合的蜥蜴”。

      此外,它们的四肢虽然已经演化为适于游泳的鳍肢,但依然保留了陆生动物常见的五趾特征,而后期的鱼龙科成员则减少为三趾。

前鳍肢明显大于后鳍肢,是它们向先进鱼龙演化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为了在水中高速运动而做出的绝佳改变,因为它们的尾部提供的仅仅是向前的推动力,并不能阻止它们因为身体的重量而下沉,而且由于身躯呈流线型,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阻力,下沉的过程将是俯冲式的。这好吗?这不好。

        因此,越是能够在水中高速移动的动物,越需要与这种行动方式相符的巨大前鳍肢或胸鳍,用于保持平衡和转向,包括现代海洋中的鱼类或者鲸、海豚等哺乳动物也是如此。对于混鱼龙而言,较大的前鳍肢不仅解决了下沉的问题,也为捕捉行动灵巧的猎物提供了便利。

当它们发现猎物时,会左右摆动尾部加速,并用长着锥状牙齿的细长吻部捉住那些大意了没有闪的鱼类。而发现猎物的利器,则是头部两侧巨大且视力极佳的眼睛。

      优秀的身体构造让它们成为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的成功物种,它们的化石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大量发现,并建立了许多属种,其中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及我国西南地区,如云南罗平的中三叠世地层中发现的海洋爬行动物化石中,混鱼龙的数量占了绝大多数,混得风生水起。

      也正是由于分布广泛且分异度高,以及采集到的化石标本不完整,尽管对它们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分类依然存在一定混乱,比如茅台混鱼龙就因化石破碎,几经争议和研究后被定为无效种。不过,这类似乎注定与“混”字有缘的小家伙,对于我们了解二叠纪生物大绝灭之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苏以及鱼龙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留言评论
留言专区
版权所有 石林石得利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900026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11号
法律声明 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