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展馆活动
通知公告
科普之窗
教育研究
招贤纳士
岩缝中的素食主义者——飞鼬蜥

生活在沙漠中的日行性蜥蜴为了更好地吸收阳光的热量,有的种类会采取让身体变得扁平的方式,以此增加接受日光的面积,如鬃狮蜥、有小肥龙之称的环颈蜥,还有本期要为各位小伙伴介绍的飞鼬蜥。


飞鼬蜥属于美洲鬣蜥科,主要生活在美国西南部至墨西哥,栖息于沙漠、干旱林区、低矮灌木丛林地等多种环境,经常在这些地区中有一定起伏的岩石上或者岩缝中趴着。

对于它们而言,岩石就是生命的保障,它们的外貌有着适应岩石地区的特征:


首先是体色,飞鼬蜥的体色大多为接近环境的黄色、黑色、灰色,并根据个体的年龄和性别而有所变化:雄性成年个体一般头部和前肢为黑色,躯干至尾部则有着黑、黄、灰等颜色变化,雌性和幼年个体多具有黄色或灰色斑纹。


其次是体态,飞鼬蜥体态扁平,体侧的皮肤也十分松弛,这样使它们在享受日光浴时增加了接受日光的面积,在遇到敌害惊扰时,也能够迅速地躲进岩石缝隙中。


这两项特征也体现在它们的学名中,飞鼬蜥的拉丁学名为Sauromalus ater”,“Sauromalus”源于希腊语,“Sauro”意为“蜥蜴”,“omalus”意为“扁平的”,“ ater”则是英文“纯黑色”。


至于飞鼬蜥这个名称其实是一个俗称,来源或许与它们有着与体型不相符的敏捷性有关,中文正名则是变色蜥,名称的来源如前文所述,是由于体色会随年龄和性别而改变。在国外,它们也有一个奇特的俗称“Chuckwalla”,这个称呼源于当地印第安人的一个部族——肖肖尼的语言。


说回正题,虽然看起来黑黑的,个头也不算小(40厘米左右),给人一种不太好惹的感觉,但飞鼬蜥其实是一个人畜无害的素食主义者,除了幼年时期会偶尔捕食昆虫外,成年后都以花果和植物的叶子为食,从植物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并保持着不直接饮用水的习性,即使在水源充足的时候也是如此。

 

由于生活在固定区域且没有随季节迁徙的习性,当食物充足的时候,飞鼬蜥表现出强烈的领地意识,雄性通过股孔的分泌物标记领地。每年中这段从三月末到七月头的时期也是它们的繁殖期,每次繁殖平均产6至10枚蛋。


作为一类性格温顺亲人、互动性较好、少有的以素食为主而且属于非保育物种的蜥蜴,飞鼬蜥虽然较冷门,但也有一定的爱好者。不过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变色蜥属的蜥蜴都属于非保育,例如其中个头最大的亚种圣埃斯特万岛叩壁蜥就名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因此刚入坑的爱好者还是从常见且易饲养的种类开始比较好。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我们下期再见!

留言评论
留言专区
版权所有 石林石得利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900026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11号
法律声明 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