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简讯
展馆活动
通知公告
科普之窗
教育研究
招贤纳士
「球状风化」大自然的小“彩蛋”

大自然是许多奇特地貌景观的雕塑大师,土壤肥沃的三角洲、风光秀丽的喀斯特石林、高山深谷、河流湖泊,都是水的杰作,而当我们走到更荒凉、缺水少植被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就成了雕塑地貌的主角,连绵的沙丘、神奇的魔鬼城,都是风的杰作。

风动石
这些自然的伟大雕塑家不仅在广泛的范围影响着地形地貌,也是一个个细节狂魔,在地貌景观中埋下了不少小彩蛋。比如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类或大或小的岩石,它们并非棱角分明,而是浑圆如蛋,有的镶嵌在山体中,有的散落在山道上,被称为石蛋,甚至还有的耍起了杂技:明明十分巨大,却立在小小的支点上,风吹可动,却怎么也推不倒,被称为风动石。造成这种奇特彩蛋的,就是一种特殊的风化作用——球状风化。

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岩石是棱角分明的,因为它们在风化、剥蚀、搬运等过程中受到破坏,成为不规则的形态,而当它们在河流中被水流搬运时,才会因相互摩擦、碰撞而被磨去棱角,形成球状的卵石;或者是成分相同的矿物在沉积过程中聚集生长成球状的石结核。

  风化作用是怎么让岩石变成球状的石蛋的呢?其实,当岩石的一部分出露地表后,就会受到风化作用,刚开始时,它们的棱角也是非常分明的,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也同样可以运用到岩石上,在立体的空间上,它们突出的角的部分受到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所以角和棱边一层层地逐步剥离、缩小,最终,露出的部分就像镶嵌在岩层中的球面,但被周围的岩层覆盖包裹的部分其实仍然是不规则的形态,不过,在下渗的流水侵蚀下,也在逐渐与周围不同质地的岩屑分离。当它们从周围的岩层中完全脱离,露出地表,就会接受同样的风化方式,变得整体趋向球形,成为散落在山道的石蛋。
 如果石蛋下面恰好也是坚硬的岩石,并且两者接触之处恰好有一个浅盘一样的凹坑,就能为这颗石蛋提供了滚动的余地,并在滚动后恢复平衡,从而形成风吹可动却屹立不倒的风动石。

玄武岩球状风化现场
 不过,并不是所有种类的岩石都能形成这样的石蛋,由球状风化形成的石蛋多数是花岗岩、玄武岩。因为它们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成分以二氧化硅为主,因此各个部分的性质(成分、硬度等)都比较均一,并且在随着地壳抬升来到地表后,比覆盖在周围的岩石坚硬得多,抗风化能力也更强。

玄武岩球状风化核心
这就使它们在被周围的岩石覆盖时,由于重压而在内部产生相互垂直但并不密集的裂隙(也叫节理),使得它们棱角分明,且被分割出的碎块较大,得以较长期保存。当周围较软的岩石先于它们被风化、侵蚀作用破坏后,露出地表的它们就开始了球状风化的过程。这样的一个个“彩蛋”不仅形成特殊的地貌景观,由于它们奇特的外观而衍生出的各种传说故事,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内涵,为旅游者的旅途平添了许多趣味。
留言评论
留言专区
版权所有 石林石得利地质科技有限公司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9000264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2602000111号
法律声明 丨
返回顶部